政府飛行服務隊(Government Flying Service),簡稱飛行服務隊、HKGFS或GFS,為香港政府紀律部隊之一,專門負責應政府其他部門的要求,提供空中運送、空中監視、空中測量、支援位處偏遠山區及離島,以至香港飛行情報區內的搜索、拯救及空中救護等任務,乃於1993年4月1日自皇家香港輔助空軍改組及更名而成。
政府飛行服務隊的基地位於香港國際機場南環路18號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其口號為「隨時候命」(拉丁語:Semper Paratus),現任總監為廖嘉俊。
截至2025年1月12日,政府飛行服務隊共執行90次空中救援任務,18次搜索任務及5次滅火任務。
歷史[]
- 參見: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隨著香港的主權於1997年移交至中國,港英政府轄下的皇家香港輔助空軍於1988年起逐步擴大編制及全職化,以便在1990年代初接替駐港皇家空軍的工作並為1997年後香港空中搜救及偵察任務作準備。1990年,輔助空軍計劃在1993年更名,並將各級軍銜轉制為一般公務員職級,完全脫離軍事編制。[1]
1993年4月1日,皇家香港輔助空軍正式解散,新成立的政府飛行服務隊隨即投入運作,原輔助空軍的人員及其合共16架飛機,以及位於啟德機場的總部和設施均全數過渡至新機構。新機構同樣隸屬於保安科,並沿用輔助空軍的口號「隨時候命」。
隨機場搬遷,總部及基地於1998年6月底率先由啟德遷移至赤鱲角新香港國際機場西南面。由於新機場與市區的距離較遠,需要花費15分鐘自新基地前往市區執行任務,但相信對救援工作影響不大。時任政府飛行服務隊高級空勤主任蔡照明表示,搬遷後飛行時間會增加20%至25%。[2]政府飛行服務隊亦有向政府申請保留停機坪,作為日後的中途加油站,但最終沒有成事,原政府飛行服務隊停機坪亦後來劃作啟德發展區的用地。
為提高對香港市民的緊急空中醫療服務的質素,政府於2000年8月19日與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合作舉辦一項航空醫生計劃,24名來自公立醫院及具備急症資格的醫生獲得徵募為政府飛行服務隊輔助隊員組,計劃初期由兩名航空醫生每逢週末及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在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當值,負責擔任空勤人員的角色,並接受如空中醫療課程、直升機安全訓練及緊急事故程序等特別訓練,以期改善急症室醫療服務的質素,使所有病人受惠。[3]
2001年,政府飛行服務隊更換機隊,引進3架歐直AS-332L2及5架歐直EC-155B1「海豚」式直升機,均裝有雷達、紅外線攝影機、搜索及拯救設備及快速游繩設備等。其中,AS-332L2的引入使政府飛行服務隊的搜救範圍擴展至香港飛行情報區周圍400哩以內。
2003年7月1日,政府飛行服務隊推出公路拯救服務。同年9月3日,粉嶺公路發生小巴失控事故,一架「海豚」式直升機奉命前往交通嚴重擠塞的事故現場,將傷者送往屯門醫院搶救,成為政府飛行服務隊首次公路拯救任務。[4]至於2007年12月31日新田公路發生小巴與貨車相撞事故進行的搜救行動,則為政府飛行服務隊的直升機首次直接降落公路進行拯救行動。[5][6]
可是,2003年亦發生了政府飛行服務隊成立以來最嚴重事故。8月26日晚上約11時,一架「海豚」式直升機(B-HRX)在前往長洲準備運送傷者到香港市區診治期間,在大嶼山伯公坳山頭墜毀,一名機師及一名空勤主任殉職。
2010年,政府飛行服務隊獲撥款7億7,600萬元購買兩架全新定翼機,並已持續留意海豚直升機的機種發展。[7]2012年10月,政府飛行服務隊落實斥資7億4,800萬元向龐巴迪購買兩架龐巴迪挑戰者605定翼機以取代兩部捷流41。由於裝設特殊光學玻璃、安裝滑動整流罩、航空相機及夜間監視設備等令機腹凸出達6英吋,在測試時發現飛行時出現不穩定的擺動,需時15個月修正,最終於2016年付運。
2011年起,政府飛行服務隊亦開始與香港天文台合作,在熱帶氣旋接近香港時,派出裝上氣象數據量度系統的定翼飛機,飛近南海北部的風暴中心收集數據,研究風暴的強度和風力分布。機上氣象數據量度系統可自動操作,在定翼機飛行期間自行收集數據,如情況許可之下天文台人員亦會隨同飛行服務隊出發,穿越颱風抵達風眼,於現場收集數據作實時分析,提高測量風暴強度的準確性。[8]2016年9月,兩者更合作引入下投式探空系統,透過收集更多熱帶氣旋的氣象數據提高對颱風的監測能力,並在2016年颱風鮎魚橫過南海北部期間首次執行任務。[9]
2013年5月,政府飛行服務隊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建議更換現時所有直升機及計劃未來使用統一的中型直升機型號,取代將於2017年達到使用期限的超級美洲豹直升機及海豚直升機,並同時藉統一機型以統一操作程序,讓飛行服務隊可更具彈性、更有效和更快速地調派飛機處理各類突發事故,提升飛行安全、行動效率及成本效益 ,以及提升本港整體的災難應變能力和反恐能力和優化訓練。[10]同年6月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約22億港元撥款予政府飛行服務隊購買7架直升機及相關裝備,同年10月14日發出招標公告,列明全數7部直升機會分兩批付運,至2015年1月23日截標,預計2018年投入服務。[11][12]最終訂單由空中巴士直升機中標,並於2015年10月批出購買空中巴士H175型直升機的合約[13],並已於2018年至2019年期間分批投入服務。
有鑒於政府飛行服務隊在不利天氣情況下出勤的北大嶼航道有礙東涌新市鎮的擴展,政府飛行服務隊認為有必要另設分部。2015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其後為直升機分部的選址進行可行性研究,並考慮航空安全、對居民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交通配套等重要因素後,決定以前啟德機場13/31跑道南端(即啟德郵輪碼頭附近)興建政府飛行服務隊啟德分部的計劃,包括一個直升機坪、兩個停機坪、容納兩架直升機和相關保養設備的升機庫、一幢辦公大樓以作飛行指揮和控制中心等[14][15]。啟德分部計劃耗資4.7億元,2018年11月動工,2021年8月主體結構大致完成,並2022年6月投入運作,標誌著政府飛行服務隊在啟德機場關閉24年之後重返啟德。[16]
2020年12月22日,美國商務部因政府飛行服務隊涉及協助香港警務處追蹤載有12名疑犯潛逃台灣的快艇並通報中國海警局,將政府飛行服務隊列入「軍方終端用戶」黑名單[17],限制購買美國製零件,影響龐巴迪挑戰者605定翼機的引擎、航電系統及夜視鏡組件供應。總監胡偉雄稱政府飛行服務隊已有預留足夠零件,旗下航機的保養服務乃自行處理,聲稱制裁「不會影響服務」。[18]
職能[]
政府飛行服務隊主要為政府各部門提供全天候直升機和定翼機緊急支援服務,主要任務如下:
搜索、拯救及空中救援[]
進行搜索及拯救乃政府飛行服務隊的主要任務,搜索範圍涵蓋香港全域,以及香港周圍400公里以內甚至香港飛行情報區内的水域。本地近岸救援任務主要以搜索失蹤或受傷的旅行或攀山人士為主,在30分鐘內使用空中巴士H175型直升機前往相關地點搜索並救出相關人士。至於香港以外,則由龐巴迪挑戰者605型定翼機事先進行初步搜索及作為搜救現場的空中指揮,再引領空中巴士H175型直升機前往現場加入搜救。如事發地點超出直升機的搜救範圍,政府飛行服務隊便會要求附近的商船提供協助。
政府飛行服務隊亦進行空中救援服務,應各區診所的緊急召喚於20分鐘內前往長洲、喜靈洲、大嶼山、坪洲及索罟群島等地接送病人前往最就近醫院救治,並設有飛行醫生於直升機上為傷病者進行急救、包紥傷口等工作。
被救人士如無需送院治療,則會直接被送到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經由該處離開。如需送院治療,則多數會被送往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進行救治。
每當惡劣天氣影響香港時,政府飛行服務隊均會奉命四出搜索及拯救,並負責載送政府人員到災區視察、調查財產與農作物的損失、空運供應品和將傷者送到醫院治理。
撲滅山火[]
山火是香港其中一個嚴重的自然災害,於旱季時有發生,其規模往往難以令消防隊伍獨力撲滅。為有效撲滅山火,政府飛行服務隊以空中巴士H175型直升機的消防桶裝置、機腹下裝上單缸滅火系統和滅火泡沫釋放系統,協助消防處、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民安隊撲滅山火,每年平均執行有關任務的飛行時數約300小時。
此外,政府飛行服務隊亦會在旱季(尤其重陽節和清明節期間)協助漁農自然護理署進行「天空廣播」行動,利用直升機在郊區以擴音器提醒公眾防止山火。
內部保安[]
香港警務處轄下的警察機動部隊及轄下的特別任務連經常使用政府飛行服務隊的直升機執行如人員輸送,交通監控和通訊等各種任務,並利用其直升機進行定期偵測非法入境者及走私活動的巡邏任務,此時機上會載有水警隊員。自從政府飛行服務隊引進H175型直升機後,其轉換配置的靈活性足以滿足執法機構的需求。
配置儀器精密的設備及續航力長久的龐巴迪挑戰者605型定翼機亦常被香港警務處用作執行隱密巡邏任務,如走私、販毒及非法入境等。2020年,政府飛行服務隊亦涉及協助香港警方監視載有12港人快艇的行蹤,以便通報中國海警在快艇離開香港水域後進行攔截及拘捕。
一般政府支援[]
政府飛行服務隊肩負起接載內地與外國貴賓及重要官員遊覽香港,以及接送行政長官及太平紳士前往偏遠地區視察的任務。
政府飛行服務隊亦會協助其他政府部門執行職務,如為民航處執行機場跑道目視導航設備測試、視察夜間照明情況等工作,為海事處查察涉嫌在本港水域排出油污的船隻及海面上散放化油劑清理油污,以及為香港天文台定期提供香港國際機場進場和離場路徑的天氣數據收集服務等。
另外,政府飛行服務隊亦有執行建築工程攝影的任務,並負責運送工作人員及設備往返位於山上及香港離島的多項政府設施,如橫瀾島氣象站。
每年7月1日(香港特區成立紀念日)及10月1日(國慶日)的升旗儀式,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亦會列隊飛越維港上空並展示中國國旗及香港區旗。
空中測量[]
政府飛行服務隊為地政總署提供定期飛行服務,在香港上空進行不同高度的航空攝影。兩架多用途龐巴迪挑戰者605型定翼機都經過特別改裝,可在需要時換上航空攝影配置,而安裝在機腹的大幅面數碼航空相機(UltraCam Eagle)系統配備多個傳感器,能捕捉二億六千萬像素的高解像度影像,並製作成不同類型的航空照片,包括彩色、偽彩色紅外線和傾斜航空照片,供拍攝彩色及偽色紅外線照片作繪製地圖、土地管理、環境監察、填海工程測量和進行有關工作之用。
氣象觀測[]
香港天文台長年與政府飛行服務隊合作進行氣象觀測。每當熱帶氣旋橫過南海北部時,政府飛行服務隊都會派出龐巴迪挑戰者605型定翼機前往熱帶氣旋中心(俗稱「風眼」)附近下投探空儀,收集熱帶氣旋中心的氣象數據予香港天文台進行更准確的熱帶氣旋預測。據時任台長岑智明在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氣象萬千4》的訪問中表示,飛機上的觀測配合先進電腦模式令熱帶氣旋路徑預測準確度提升10%至20%。[19]
機隊[]
政府飛行服務隊現役機隊列表 | ||||||||
機型 | 相片 | 生產地 | 加入年份 | 載客量 | 總數 | 註冊編號 略去國家及地區編號起首B- |
備註 | |
---|---|---|---|---|---|---|---|---|
直升機 | ||||||||
空中巴士H175「獵豹」 | 2018年 - 2019年 | 20 | 7 | LVD - LVJ | ||||
定翼機 | ||||||||
龐巴迪挑戰者-605 | 2015年 | 待查 | 2 | LVA, LVB | ||||
教練機 | ||||||||
Diamond DA42 Twin Star | 2015年 | 2 | 2 | LVC |
政府飛行服務隊已退役機隊列表 | ||||||||
機型 | 相片 | 生產地 | 加入年份 | 退役/出售年份 | 載客量 | 總數 | 註冊編號 略去國家及地區編號起首B- |
備註 |
---|---|---|---|---|---|---|---|---|
直升機 | ||||||||
西科斯基S-70A-27「黑鷹」 | 1993年 - 1994年 | 2001年 | 待查 | 3 | HZI - HZK | HZI及HZJ均過渡自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HZK為一手機 退役後轉售美國 | ||
西科斯基S-76「黑鷹」 | 1993年 | 待查 | 8 | 待查 | ||||
歐直AS332 L2「超級美洲豹」 | 2001年 | 2018年 - 2019年 | 23 | 8 | HRL - HRN | |||
歐直EC155 B1「海豚」 | 2002年 | 2003年 - 2019年 | 待查 | 8 | HRU - HRX | HRX因墜毀事故報廢 | ||
定翼機 | ||||||||
捷流-41 | 2002年 | 2015年 | 2 | HRS, HRT | B-HRS獲保留並於啟德跑道公園草坪上永久展示 | |||
畢奇空中霸王 | 1993年 | 待查 | 2 | 待查 | 過渡自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 |||
教練機 | ||||||||
ZLIN Z242L | 2009年 | 2018年 | 2 | 1 | HRA |
轄下設施[]
- 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位於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南環路18號。
- 啟德分部: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啟德郵輪碼頭南端,即舊啟德機場13跑道末端,與郵輪碼頭及跑道公園為鄰。
- 香港會展直升機場: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灣仔北博覽道東北面盡頭,與金紫荊廣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灣仔會議展覽中心梯台及灣仔渡輪碼頭為鄰。
相關事件[]
- 2003年伯公坳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墜毀事故
相關劇集[]
圖集[]
註釋[]
相關條目[]
- 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參考資料[]
- ↑ 〈將易名為政府飛行服務處 皇家輔助空軍聘航空技術員〉,《華僑日報》,1990年11月29日。
- ↑ 新聞檔案:政府飛行服務隊搬遷總部,《無綫新聞》,2025年1月6日。
- ↑ 〈政府飛行服務隊提高緊急空中醫療服務質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00年10月7日。
- ↑ 〈時速110公里 閃避巴士肇事 小巴撞車拋出兩乘客〉,《蘋果日報》,2003年9月4日。
- ↑ 〈櫃車壓綠巴司機險變肉醬〉,《東方日報》,2008年1月1日。
- ↑ 〈綠巴爬頭遭櫃車壓頂 16人傷 直升機首次降公路救人〉,《蘋果日報》,2008年1月1日。
- ↑ 〈服務隊全新機組料等六年〉,《東方日報》,2011年8月16日。
- ↑ 香港政府新聞網,〈追風任務 上天下海〉,2015年8月16日。
- ↑ 香港天文台,〈天文台和政府飛行服務隊合作引入下投式探空系統〉[新聞公報],2017年3月3日。
- ↑ 〈政府飛行服務隊更換七架直升機及相關的行動裝備〉,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CB(2)1148/12-13(02)號文件,2013年5月23日。
- ↑ 〈飛行服務隊全球招標換新機〉,星島日報,2013年8月25日。
- ↑ 〈豪換直升機 再耗22億〉,《東方日報》,2015年2月8日。
- ↑ 〈總值13億 飛服隊購七法製直升機〉,《東方日報》,2015年10月7日。
- ↑ 〈啟德跑道末端擬建政府飛行服務隊分部 耗資4.7億元〉,《香港01》,2018年1月3日。
- ↑ 〈政府飛行服務隊啟德分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和發展事務委員會CB(2)617/17-18(01)號文件,2018年1月9日。
- ↑ 〈啟德直升機新基地 優化緊急飛行服務〉,《啟德新里程》第47期,2023年12月,
- ↑ 〈美國商務部把香港飛行服務隊列入黑名單〉,香港電台,2020年12月22日。
- ↑ 〈飛行服務隊列美黑名單:不礙服務 限制購買商品技術 總監:自行保養零件足夠〉,《明報》,2020年12月23日。
- ↑ 氣象萬千4 :颱風駕臨 2/4,YouTube。
外部連結[]
香港航空交通大典目錄 | |
---|---|
以香港為基地的 主要航空公司/ 直升機公司 | |
民間、政府及 軍事機構/組織 | 政府飛行服務隊 • 香港飛行總會 • 解放軍駐港部隊 • 英國皇家空軍駐港部隊 • 香港航空業協會 • 香港航空公司代表協會 •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香港分會 • 香港航天領袖總會 • 香港航空青年團 |
機場管理及 地勤機構 / 公司 | |
航線及航班 | |
主要機場及直升機場 | |
乘客 | |
後勤及保安設施 | 航空膳食處理設施 • 航空維修設施 • 消防局 • 香港警務處(機場特警)• 檢查閘 • 機場保安有限公司 |
艙等及機上服務 | |
機票、優惠及飛行常客計劃 | 機票 • 機票折扣 • 飛行常客計劃(國泰會籍 • 亞洲萬里通 • reward-U) |
機種及飛機製造商 | 噴射機 • 定翼機 • 螺旋機 • 直升機 • 滑翔機 • 水上飛機 • 無人機 • 波音 • 麥道 • 空中巴士 • 洛歇 • 康維爾 • 巴西航太 • 中國商用飛機 • 龐巴迪 • Diamond DA42 • 和諧式客機 • 阿古斯塔威斯特蘭 |
機艙及安全設施 | 行李艙 • 頂部儲物櫃 • 廚房 • 餐車 • 洗手間 • 座椅 • 安全帶 • 窗門 • 機艙門 • 駕駛室 • 機組人員休息區 • 樓梯 • 氧氣面罩 • 逃生滑梯 • 照明燈 • 客艙燈號 • 安全指示卡 • 緊急逃生出口 |
機務、航機/駕駛艙部件 及電子學 | 適航 • 引擎 • 雷達 • 避雷針 • 操縱桿 • 飛行顯示器 • 全球定位系統 • 儀器着陸系統(ILS) • 儀器引導系統(IGS) • 地形障礙(近地警告系統(GPWS)) • 多功能顯示器 • 大氣數據計算機 • 皮托管 • 自動駕駛 • 油門 • 飛行管理系統 • 銘牌 • 註冊編號 • 機翼 • 襟翼 • 翼尖 • 水平尾翼 • 反推 • 航道 • 中途點 • 甚高頻全向信標定位台(VOR) • 航班追蹤程式 • 離場 • 轉場 • 進場 • 快速檢查手冊 • 黑盒(飛行記錄儀(FDR) • 駕駛艙通話記錄器(CVR)) • 延誤及取消 • 特別安排 |
機場設備 | |
貨物 / 行李運送 | 集裝器 |
航空交通管制 及通訊 | 航空交通管制 • 控制塔 • 呼號 • 香港飛行情報區 |
航空氣象 | |
政策、制度與國際民航規範 | |
員工 | |
航空業培訓計劃 | 國泰飛躍理想計劃 •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 |
航空迷 | |
本地航空公司吉祥物 | 國泰十二生肖吉祥物 • 大灣區航空吉祥物 |